《在秦始皇面前讲朝代更迭》
《在秦始皇面前讲朝代更迭》小说免费阅读
三天的时间很快过去,忙忙碌碌的各时空都暂时停歇了下来。
帝王将相们在宫殿前摆上宴席,打算和群臣一起观赏天幕;不用奉承皇帝的豪门富户更是在院子里布置的舒舒服服和家人们一起准备看天幕;学子们呼朋唤友准备根据天幕之言互相讨论;贩夫走卒们也三三两两扎堆着,想再看看这亘古未有的热闹……
【大家好呀!三天没见,大家有没有想我呀?】
在众人的期盼下,天幕亮起,姜茵的身影出现在天幕前。
姜茵今天扎了一个简单的丸子头,因为是初夏,就穿了一件天蓝色蕾丝无袖连衣裙,笑着在屏幕前朝着众人挥手打招呼。
二十来岁的年轻姑娘,脸上的笑容带着后世女子特有的明媚爽朗,就像一缕透气的微风拂过众人的心头。
许多老学究们其实很看不惯她的衣着举止,但是姜茵又不知道,而且碍于天幕,这些人也不是很敢冒犯。
秦朝的时空里,始皇帝带领众臣在殿前抬头望着天幕。
诸臣子心中既期待又忐忑,不知这天幕上的后世人盖棺定论的历史中有没有自己,又是如何评判的。
因上一次直播时,姜茵对秦朝的态度起的很高,所以秦朝众人的内心大都是期待居多。毕竟自己身处开国时期,和陛下一起开拓这样无边的伟业,不说青史留名,至少不会在史书上落个荒唐骂名。
对吧?
始皇帝的内心不免对自己一手建立的王朝满怀期待,他的心中本有一些疑虑,却被三天前主播的一番话打消了些许。看来王朝初现面临的那些问题自己未来解决的不错。
现在就来听听自己的后代表现怎么样,有没有拉祖宗的后腿。
这一次直播开始前,早有准备的始皇帝还命自己的儿子们都来一起听,诸位公子们此时也满怀期待的坐在下首,准备聆听秦朝的伟业。
别的朝代所处的位面中,皇帝们也准备听听天幕对秦朝的讲解,也摸摸天幕的底,天上这女子的话究竟能不能信,能信几成?
【诸位,我们闲言少叙,这就开始吧。】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朝代,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形成。据记载,秦人的祖先大费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舜赐其嬴姓。】
【秦王嬴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史称“秦始皇”。】
天幕下的古人,很多都注意到了,姜茵在说到秦始皇时,骤然亮起的眼睛。
【秦朝吞并六国的脚步并不是从秦始皇开始的,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始皇帝是奋六世之余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先秦王们对秦一统六国的伟业有什么贡献。】
【我们在六世中的挑一个咱们最熟悉的来讲吧,是我们中学历史学习的商鞅变法中的主角之一,秦孝公。】
天幕下的明君贤臣们暗暗点头,果然从商鞅变法讲起。
【商鞅变法,无疑是秦朝统一六国伟业的第一块基石。他奠定了秦王朝的伟大,也在秦朝一统六国之后成为这个王朝头顶难以挥去的一缕阴霾。】
哦?
姜茵对秦朝,不,或者说对秦始皇的推崇是大家都看得出来的,秦朝诸臣心下还为此暗暗自得。
让众人没想到的是,才一开始,这话头怎么就透着不详。
唐太宗心下琢磨着商鞅变法的内容,心中似有所得,不过……
他看了下面的群臣一眼,没有说话。
“这小丫头,有点意思!就是希望说到秦始皇也能这么中肯喽!”
刘邦笑嘻嘻的,身旁的吕雉撇了他一眼,萧何接话道:“陛下也看出来了?”
汉初的诸臣皆笑而不语,“小瞧乃公了不是?这小丫头说到始皇帝,眼睛都发光!”刘邦说的眉飞色舞。
(高祖陛下,这点光算什么。)
始皇帝呢?始皇帝不自觉的眉头皱起,若有所思。座下群臣一时不敢说话,也暗自思索起来。
【商鞅变法是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在公元前356年在秦国实施的改革。】
一些学者注意到了后世独特的纪年法,先记了下来。
【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的历史背景:】
【我们在上学的时候,都背过一首朝代歌】
朝代歌?!
各朝帝王们都是心头一跳,这是后人总结的历史,对他们来说是一首不必追究真假的预言!
【其中有两句,】
【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式微,诸侯势大,是一段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度的时期。】
奴隶制,封建制……
天幕下很多大才赶紧记下,等着之后琢磨。
帝王们则有些失望,这小姑娘完全可以把朝代歌说完再讲秦朝啊,他们不急!
可惜姜茵听不到他们的心声,自顾自的讲了下去。
【我们都熟悉一句话: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在这一时期,铁质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导致奴隶主们的土地国有制渐渐被土地私有制所替代,产生了两大新阶级:地主和农民。】
【这两大对立阶级的斗争就是接下来两千多年里封建社会的主旋律】
这也多亏了姜茵的直播间自带字幕,投入各个时空位面后直接转换成了其官方文字,语言也转换为了各人能听懂的。
正因如此,这短短几句人类当前时空中高度总结的智慧结晶跨越时间长河,投入历史前端时,激起了巨大的水花。
大才们纷纷运笔如飞,这短短几句话,听的他们目眩神迷,仿佛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出现在他们眼前,已经张开了自己的门缝,等着先行者一探这门后的神秘花园。
【而新兴的地主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开始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因此,各国纷纷掀起了变法运动。】
天幕下,各朝的帝王将相,贤才名士都开始回忆自己所学的先秦时期各诸侯国中掀起的变法运动,果然如此。
【当时的秦国在秦孝公即位后,因为决心变法图强,下了招贤令。】
【这封招贤令遇上此时此刻的商鞅,那叫一个恰逢其时!】
了解过这段历史的各朝人听得这句,尤其是听到姜茵那古怪的语气,不由会心一笑。
【商鞅是卫国君主的妾生子,年轻时喜爱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
【他曾在魏国国相公叔座门下任中庶子。公叔座病重之时曾经向魏惠王推荐商鞅,说:“商鞅年轻有才,可以担任国相治理国家。”】
【公叔座不仅举荐了商鞅,还对魏惠王说:“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投奔别的国家。”】
听得公叔座这一席话,天幕之下有人皱眉批判,有人觉得公叔座忠于自己的国家,此话理所应当……真是众生百态,各不相同。
而秦朝大殿前的诸人不去想商鞅,只不过都认为魏惠王是个糊涂人罢了。
这时候,只见姜茵眉头一动,语气微妙的说出了下面的话。
【那么大秦人才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