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隐迢迢》
《隐隐迢迢》小说免费阅读
《隐隐迢迢》
文/今萤
「人间有我残梦未醒。」
祝恩慈x方清悬
2024.08.20晋江文学城首发
Chapter.01
过完立秋不多久,祝恩慈抵达京中。
四季分明的首都,空气里已经有了秋天的厚实感。
长达二十个小时的火车车程让她腰酸背痛,她抱着书包,提着行李箱在人流中,没有头绪地找着出口,拨出电话。
“陈叔叔,我出站了。”
“绿带子书包是吧——嗳,看见您了姑娘。”有人在人群里抬手,把她招了过去。
来接她的人叫陈勉,二三十岁的样子,为人行事很热络,过来就利落地帮她把行李往车上装,又顺便帮她打开后座的车门。
祝恩慈犹豫了一秒钟,坐在后边会不会不够礼貌?
但陈勉开门的手臂横在身前,不合适僵持太久,她很快速地坐进去,说谢谢。
冷风拂拂吹过她柔软的短鬓绒毛,送进鼻息一点清凉的香。
陈勉说:“现在送你去学校?”
祝恩慈话到嘴边顿了顿,似有顾虑,片刻才应道:“好。”
陈勉熟练地开着车,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里。
酷暑当头,绿意苍翠,国槐映着京城醒目的红墙。
“青山到这儿要多久?”陈勉随口问。
祝恩慈回答:“没有直达高铁,绿皮车一天一夜。”
陈勉悄然从镜中窥她一眼,见她嘴唇显得苍白,料到这路程多半是煎熬的。
“旁边有矿泉水,拿了喝。”
“谢谢。”
她回答完,拧瓶盖的声音随后。
祝恩慈的老家在青山县城,是个南部的山城。
三年前她妈妈病重,为了看病,掏空了外婆留下的资产,如果当年没有得到贵人的资助,祝恩慈今天应该已经继承了家里铺子,在做小本生意,不会再有读书的机会。
从开始接受资助,就一直是陈勉在和祝恩慈联络,他时不时给祝恩慈打去电话,问她母亲的病情,问她的学业。
直到现在,祝恩慈高考完之后的许多事都是他在帮衬着,填志愿,包括今天办入学,宿舍安顿。
陈勉路上跟她闲聊,“学什么专业?”
她说:“飞行器设计。”
“飞行器……哦,”陈勉打了个响指,一副恍然的表情,“我听说了,H大这专业今年在你们省只招了仨学生。”
祝恩慈点头。
他问:“你排第几?”
她语气很轻,怕不经意会流露出讨人嫌的得意:“第一。”
陈勉不出意外地一笑:“可以啊姑娘。”
祝恩慈这才敢笑出一点弧度,生硬地讲了一句逢迎话:“要谢谢陈叔叔的栽培。”
——这句话是妈妈教她的,祝恩慈真的当着人面说出来时,要多不自然就多不自然。
陈勉不由地笑:“谢谢方先生才是。”
祝恩慈轻点一下头,极淡一声:“对,谢谢方先生。”
陈勉又从镜子里瞧了一眼祝恩慈。
她穿素色的短袖,棉麻质地,扎着过肩马尾。
一把嗓音像是山中清泉,既暖又凉,显得人很稳重,没有这个年纪的女孩儿常有的戏谑和稚嫩。
初来乍到,本该对这个城市满怀憧憬,但她只是沉默地坐在密闭的车厢里,看着眼底疾驰而过的繁华。
或许心中已然澎湃,面上总维持着一种超出年龄的定力。
说她老实吧,眼神又透出些察言观色的机敏。
说她有心眼儿呢,也不至于,举止之间还有些掩藏不住的娇憨。
陈勉问:“成年了吗?”
“4月份就满十八周岁了。”
“第一回来北京?”
祝恩慈应声:“是的。”
她回应着,并挑眼去看窗外的光景。
关于京城的了解,从书里,想北平,城南旧事,又或者很小的时候,家里挂画上的颐和园。
从姥姥还没去世的时候成天给她唱的歌谣: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
陈勉一边开车,一边给她介绍:这朝阳门,这长安大戏院,这王府井,这儿就是内环了,前面是紫禁城。
祝恩慈一一听着,点头。
立了秋之后,北方的秋高气反映得很鲜明。
目之所及,胡同里都挂了长串儿的红灯笼。
祝恩慈用指尖碰着干净的车玻璃,想那些折旧的,蒙了灰的印象,或许会在不久的将来被冲洗成全新样子。
遥远的,在梦里一般不可企及的首都就在眼中。
为了抵达这里,她走了很远的路。
祝恩慈观赏了片刻景色,又收回视线。
她把手放进书包里,捏住准备好的信笺一角,想取出来,又看一看陈勉专注开车的脸,继而迟疑地把信封往里面塞了塞。
紧接着,她出了声:“冒昧问一下陈叔叔,您是方先生的秘书吗?”
方先生,藏了心事的三个字,被她讲得几分轻柔,简单的音节,念出了平仄的韵律,小心而恭谨。
陈勉:“我就一开车的。”
祝恩慈哑然。
开车的……
司机吗?
陈勉又道:“轮班制,明儿就不是我送您了。”
祝恩慈这回是真的怔住。
见她这么好诓,陈勉笑了:“嗳,我逗您呢,这姑娘。”
祝恩慈眨一眨眼,而后,干干地笑了下。
“我是他秘书,资助你的事儿一直都是我负责。”
“我知道的,”祝恩慈端正了坐姿,眼底一片虔诚,“非常感谢,陈叔叔。”
祝恩慈攥着那封感谢信,底下压的是H大的录取通知书。
她有点想亲自感谢她的资助人,但是不知道要怎么开这个口。
斟酌了措辞好半天,才又挤出来一句:“如果我有东西想要交给方先生,我要怎么联系他?”
“什么?”陈勉有点儿没听清,瞧一眼后视镜,看到了祝恩慈手里的信封,转而道,“你给我就成。”
祝恩慈默了默。
这样简单一句话就让她知道,这封信应该是不能当面交出去了。个中缘由种种,她不会多问。
更不会得寸进尺地强求什么。
最终,祝恩慈把信给了陈勉。
明明可以这么到此为止,下车之际,她偏又心有不甘地添了一句:“如果他说什么话,麻烦您转达给我。”
陈勉在人情场上纵横多年,这点弦外之音还是能听得出。
方先生的态度对她而言很重要。
看着风扫过少女因抿直而显得倔强的嘴角,陈勉笑说,“一定。”
办入学的事项很多很杂,报道、住宿、银行卡,等等。
祝恩慈只记得开学那几天手忙脚乱,等忙完了再回头看,留下唯一稍微深刻的印象,却是某个小小细节。
人满为患的校园不让外来车辆入内时,陈勉的车轻而易举地就停在了学校行政楼的校长办公室前。
那儿最空,方便停,但自然不是人人都能停。
这件事情说大不大,不过被同班同学看到,祝恩慈回到寝室就被人拉着问:“祝恩慈,那天送你来的车是你家的吗?”
祝恩慈勉强回想到这个细节,她坐在寝室的窗下,正翻着新领来的专业书,淡道:“不是。”
黄锦云睁大眼睛瞅着她,在等着下文,要听她讲车的来路。
祝恩慈不好晾着人家的好奇心,编了个借口:“是我拦的出租。”
黄锦云噗嗤一声:“这么牛逼,随手拦个迈巴赫啊?”
“……”
这笑声让她面色一窘。
祝恩慈当时忙着往车上装行李,并没留心车牌,几天过去也没剩多少回忆了。
她干脆讲实话:“是我的资助人的车。”
“资助人?”黄锦云歪着脑袋看她,好奇又不解,“做什么的?”
其实不太清楚,她模棱两可地回答:“应该是个富二代。”
祝恩慈对有钱人这个群体的印象,“富二代”可以一言蔽之。
好在黄锦云没有多问了。
开学之前是军训。
早秋,花雨飘摇,万山红遍的京城,天气一直晴不晴,阴不阴的,偏偏就是没有雨。
站了几天军姿,每到夜里,萧敬腾的歌响彻宿舍楼,伴随着一群哐哐敲碗的声音。
“明天要下雨了!是不是可以在宿舍整理东西了?”
好消息从室友黄锦云口中传出来时,祝恩慈正在给妈妈发消息。
祝芳菲:[晒了一点笋干,豆角,还做了一点柿饼,妈妈给你寄了过去。在学校和同学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