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林黛玉[红楼]》
《姑苏林黛玉[红楼]》小说免费阅读
黛玉回家,她初一夜救的姑娘醒了,要给她们道谢。
林海听了,只让黛玉处理,自己回了书房。
黛玉进去那姑娘住的房子,那姑娘陡然下床,跪在地上,磕头道,“谢谢姑娘救命之恩。”
黛玉道,“快起来,身体要紧,有话慢慢说。”
雪雁和乌兰赶紧搀起那姑娘,让她坐在床上。
黛玉也做到桌边,望着那姑娘,“你叫什么,发生了什么?”
那姑娘挣扎着又跪在地上,“我叫陆青黛,求姑娘帮我,我愿意为姑娘当牛做马!”
陆青黛一下一下地磕着头,磕的很响。
陆青黛第二次跪下,黛玉知她决心,没有拦她,只静静地看着她;丫鬟们没有得到示意,也没有拦。
慢慢地,陆青黛停了下来。
黛玉叹了口气,她不喜欢被人跪着,可大抵也知道些陆青黛的想法,示意丫鬟搀她坐下,道,“别轻易下跪,你先说发生了什么?”
丫鬟们搀着陆青黛半躺在床上,陆青黛一无所有,唯有心诚,缓缓道,“我从安阳府来,我家世代从医,家中父辈都在正心堂坐诊,活人无数。”她的声音陡然悲愤起来,“可好人没好报,去年九月初正心堂大火,所有人都死了。”
黛玉和丫鬟们的神色都凝重起来,肯定不是意外。要是意外,陆青黛不会凄惨的出现在这里。不过,她们也都没插话,静静地听着。
“其实,我知道也不多。只知道父亲从七月去给知府夫人看病开始就愁眉苦脸的,八月夫人的病有了起色,可九月夫人死了,我父亲也只回来一具尸体,只道庸医害死知府夫人。后来,我们还没来得及反应,正心堂就起了大火,那是我正好出去买丧葬物品,逃过一劫。我不信,正心堂从来人来人往,又要给病人熬药,最怕出意外,从小家里人都教我们防火,就怕万一着火,烧了药材,伤着病人。当我给家人收尸等的时候,有人来杀我,更让我确定不是意外。”
陆青黛感怀一笑,“碰巧曾经正心堂救过的病人听了消息来帮忙,救了我,又给我凑了些盘缠,让我赶紧跑,他们给正心堂上上下下收尸。官官相护,我知道在安阳找不到公道,所以历经艰苦来了京城,结果还是没有。”说道最后,只剩历经沧桑的悲哀,“要不是姑娘,想来我昨天活不下来了。”
黛玉听了拧眉,怕知府有问题,又或者有什么青黛不知道的事情;青黛经历的远不止这些,比如她一身的伤。
不过,黛玉也没问,只道,“你有证据吗?”
陆青黛道,“没有,只有人证,那些见我被追杀的病人。”
黛玉道,“你先养好身体,到时候我让管家带你去大理寺或刑部报案。”
陆青黛只道,如果她自己去,没有人会重视,加上林家就不一样了,“不论如何,谢过姑娘。”她思考了一会儿,后面的话还是问了出来,“如今,我陆家只剩我一人,唯有一身医术,姑娘可愿留下我?”
黛玉道,“你叫青黛,我叫黛玉,我们也算有缘,你先留着好好养伤,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青黛谢过,黛玉又叮嘱她好好休息,便离开去找林海了。
黛玉去找林海说了陆青黛时间的始末,又说承诺陆青黛恢复后,让管家陪她去大理寺或刑部报案。
林海听了赞黛玉处理的好,又道,“你王家大表叔在大理寺,明日去了我给他提一嘴。”又道,“我已经找管家查了,到时候有消息给你说。”
黛玉瞬间惊喜,撒娇道,“爹真好。”
过年期间,林海也没什么事,就留着黛玉下棋,父女俩一边聊天,一边下棋。
期间谈起昨日知道卫若兰要去参军的事情,林海听了由衷赞叹,“生子当如是。”
初三,黛玉随林海拜访了舅老爷家。
林海的母亲出身太原王氏,如今,几个舅舅都已致仕,回了太原老家,只大表兄王申在京,任大理寺卿,三子两女,女儿都已嫁人,大儿子中了举,老二、老三中了秀才,都还未出仕;其他的表弟都在外当官。
黛玉出入京也拜访过王家,王家夫人蒋芸很喜欢黛玉,让黛玉常过来玩,只是黛玉忙于学业、绣庄的事,还没再来过;这次拜访,早早根据蒋芸的喜好,让雪雁准备好礼物;又自己画了图,让绣娘修了套锦衣。
林海多年在外为官,与王申虽有书信往来,但到底多年未见。
这次,林家父女拜访,王家众人都很热切,早早在大厅等着。
王申先向林海介绍了自家几个儿子,忙让儿子过来见礼;林海拿出准备好的几份压岁钱递给几个表侄,又让随从送上表礼。
黛玉也忙向表叔、表婶拜年,王申、蒋芸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压岁钱递给黛玉;黛玉谢过,又与几位表兄互相见礼。
几人客气一阵,王申带着林海和几人儿子前往书房叙话。
蒋芸的两个女儿都早早嫁了,初见了黛玉就爱得不行,今儿个见了就拉过去看了又看,假意埋怨黛玉不过来玩,黛玉道恼,忙让雪雁奉上礼物。
蒋芸也知道黛玉住在贾家,不像自家方便,连叹黛玉有心;又拉着黛玉前往主院,道“可算把你盼来了,婶婶给你留了好东西,这就带你去看看。”
路上,黛玉细细解释这半年忙着上学,又说了绣庄的事情。
蒋芸听了连连赞赏,问了群芳绣庄的地址,说要把黛玉她们绣庄介绍给亲朋好友,帮她们把名气打出去。
黛玉连连谢过。
到了院子,蒋芸先把黛玉准备的东西给她,都是黛玉日常能用上的,很是精美;又贾敏不见了,细细问起黛玉的日常生活,细细叮嘱黛玉要平常要注意的,告知黛玉一些保养小技巧。
林海和王申父子谈的左不过朝政、孩子学业,没什么可注意的;又提了初一夜救了陆青黛的事,王申听了连叹荒唐。
王申在大理寺呆久了,也知道左不过谋财害命、贪图美色的那些事,又说,既然碰到了肯定要细细查过。
初三,林家父女拜访张家;初四,卫家;初五,陆家;初六蒋家……
有时,一日拜访一家;有时,一日几家;回家林海还得接待来访的有人。
忙忙碌碌,直至正月十三,林家父女才清闲下来。
正月十四,林家父女迎来一个好消息,皇帝身边的内侍传了圣旨,林海留京,任户部侍郎。
黛玉十分开心,父亲可以留在京里了。
亲朋好友得了消息,都送了贺礼过来了,黛玉在管家、梅染他们的帮助下,循着旧例回了礼。
黛玉又问林海,“父亲,要不要摆筵席庆祝一下?”
林海想着家里没人张罗,便道,“明日元宵,后日开衙,加上为父初到任,不好张扬,咱们父女私下庆祝就好。”
黛玉想着也是,又是一桩喜事,做主发了下人一个月月钱;又亲自下厨做了道汤。
黛玉做的当然不急厨子老道美味,但在林海眼里、嘴里,女儿做的就是最好的。
正月十五,林海和黛玉祭祀了林家父母和贾敏,林海想着过年了,黛玉也没怎么玩,也不好整日把孩子圈家里,“黛玉,今晚有灯会,和姑苏、扬州的不一样,你今年第一次上京,要不要约姐妹去看看?”
黛玉听了也心动,还没看过京城的元宵灯会,但还是犹豫道,“爹爹怎么办?”
林海道,“我们爷俩吃个团圆饭,你出去看灯会,爹和你大舅舅他们一起去喝茶。”
黛玉听了放心了,“那我问问阿阅和素心姐姐他们去不?”
黛玉打发雪雁他们去贾家、张家问,贾家那边素心说要陪贾母和姐妹们在家看;张阅说晚上来接黛玉,堂兄张阐和弟弟张闻陪她们。
丫鬟来回话的时候,黛玉正和林海聊天,林海赶忙让黛玉回去收拾,黛玉行礼告退。
黛玉回去后,选了一套红色绣桃花的衣裳,披了一个孔雀毛的披风。
酉时初,林家父女就开始用晚膳。
戌时,张家兄妹来接黛玉,林海吩咐护卫跟着,又嘱咐黛玉她们小心,才放他们离开。
黛玉离开后,林海也带着随从离开,前往“最味轩。”
贾赦、张衡、王申、卫升(卫国公)几人已经到了。
难得佳节,几人倒也没有过多谈公事,先贺过林海,推杯换盏间,谈起过往,谈起儿女,都满心惆怅。
卫升对儿子卫若兰要参军的事情很是烦恼,贾赦几人劝了劝,说孩子有志气,好好和孩子说云云。
卫升也不是为了得到解决办法,只是想要发发牢骚。
黛玉几人到了灯会上 ,人来人往,和江南的很不一样。
若南方元宵灯会占诗情画意、雅致风流多些,那北方的灯会占鲜艳热闹、富贵奢华多一些。
几人从灯会这头逛到那头,黛玉和张阅走在前面,张家兄弟和丫鬟们跟在后面。
逛完后,黛玉和张阅找了个人少的河边放了灯,黛玉没有写什么文采风流的寄语,只直白的写了“母亲安乐,一切顺遂”,直白的了自己一腔真意;张阅写的更直白,“亲人平安,早日事成。”
蒋易、陆沅、孙芷、卫若竹她们也出来逛灯会了,不巧的是,她们没有遇到。
楚楠、楚柠、宋静几个到没有出来,她们都进宫赴宴。
几个人都玩的很开心,张家兄妹先送黛玉一行回了林家,才回家,到家时快子时了,被长辈唠叨一通。
黛玉倒没这烦恼,林海还未回家。
正月十六,黛玉难得睡了个懒觉。
林海已经前去上衙,家里只剩黛玉一人。
已近晌午,快到午膳时间了,黛玉梳洗后,索性让丫鬟早早传膳。
用完膳,黛玉在院子走了走,打算忖度忖度哪里适合设宴,准备正月二十五邀请姐妹们来家里玩。
黛玉想着姐妹们都忙了半个多月,得休息几日;加上二月初一开学,正月二十五不早不晚,刚刚好好。
黛玉选好宴会地点,吩咐管家带人准备;自己回去给姐妹们写帖子,谁知道帖子刚写好,还没发出去,贾家的帖子的就来了,邀请黛玉正月二十一日参加宝钗生日宴。
黛玉也想姐妹们了,想着晚上和父亲商量下,早去几日,陪陪外祖母,和姐妹们玩玩。
留下给贾家姐妹的帖子,准备到时候亲自送;别家的都让下人尽快送出去,姑娘们都欣然应允。
定了主意,黛玉看天色还早,便想着去看看陆青黛。
黛玉去的时候,陆青黛还在床上。
陆青黛气色好了许多,只是伤重,还需养些时日。
黛玉知道陆青黛心急,安慰道,“家父已经安排人去查了,别急,待身体养好点再去。”
陆青黛也知黛玉好意,谢过黛玉,言只要能得公道,早晚都可以。
黛玉陪陆青黛聊了一会儿,陆青黛也读过书,只是更擅长医术;黛玉早年生病,久病成医,也了解些医理,两人聊得还算投缘。
黛玉看快到父亲下衙时间才离开。
林海回了,父女二人用了餐。
黛玉说了贾家请帖,想去外祖家住两天,又说想要请女学的姐妹们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