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姑苏林黛玉[红楼]》

26.第二十六夜

《姑苏林黛玉[红楼]》小说免费阅读

出了荣宁街,京城的街道已经很有年味。

林家父女在马车上闲谈,谈话的内容是她们积攒半年的关心,林海关心黛玉有没有生病;黛玉也关心林海是不是生过病,有没有带病上衙……

?戌时已过,街上依旧人来人往,坐在车上的黛玉都被街上的欢笑声、叫卖声感染,不禁掀开车帘一角,看向外面。

街上有卖对联的,有卖烟花爆竹的,有卖糖画的……

林海也由着黛玉看,看着黛玉欢喜的神色,问道,“黛玉,要不要下去走走?”

黛玉心动,但想着父亲一路旅途劳顿,又是进宫,又是见外祖母、舅舅们,肯定累了,摇头拒绝,“爹爹,我们先回家吧。”

夜深了,林海也不勉强,靠着车厢闭目养神,想着初一的时候有灯火,带黛玉出去看。

过了闹市区,黛玉放下车帘,看父亲已经睡着了,便也学着父亲靠着车厢上闭目养神,想着明年群芳绣庄的发展,想着用宝玉的脂粉方子开个水粉店,不擅长的刺绣妇女可以派去制作胭脂水粉……

回林府后,林海看天色更深了,便收起和黛玉聊聊的想法,让黛玉早点回去休息,自己也回了主院。

黛玉带着丫鬟们回了院子。

黛玉的院子提着“林下阁”,是黛玉想着谢道韫文采不让须眉、武能提刀战敌的事迹写下的。

黛玉回来过几回,却一次也没有住过。

梳洗过后,黛玉就上床休息了,雪雁守夜。

一夜好眠,这大概就是归家的感觉。

第二日,林海早早起来见了管家,叙了别情,了解了京城的近况,安排了过年的相关事宜,才让人去请黛玉来用早膳。

黛玉醒来后,在雪雁、逢春、子规、知更的伺候下梳了一个随云髻,简单簪了几个红色的珠花,穿了一身红色的袄裙,披了一个红色羽纱面白狐狸里的大氅,面上错落的绣着些蓝色蔷薇花朵,很是热闹。

黛玉很久没有穿这样的艳色,上次穿的这样热闹,还是贾敏在的时候。

黛玉打扮妥当好,雪雁打趣道,“这哪来的仙女?把我家姑娘哪去了?”

姑娘们听了呵呵笑起来。

黛玉有些不习惯,又被笑的有些恼,“找打,竟敢打趣我。”

雪雁正经道,“姑娘这样穿才好,老爷看了肯定开心。”

黛玉了解丫鬟们的心意,早先守孝穿了两年素衣,后来出孝了也习惯了;来京后,又忙着上学、忙着绣庄,很少有机会隆重打扮,便由着她们。

主仆笑闹间,林海派来小丫鬟来请黛玉去用膳,“姑娘,老爷请您去用膳。”

黛玉笑道,“辛苦你了。雪雁,给她抓一把钱,沾点喜气。”

话落,雪雁抓了一把铜钱递给丫鬟。

丫鬟接过铜钱,行礼谢赏。

黛玉又吩咐雪雁,“雪雁,带着我准备好的文章,跟着我走。”又看向知更、逢春、子规嘱咐道,“在家呢,你们不用跟着了,趁着过年,好好休息下。”

黛玉起身,示意丫鬟跟着她离开。

雪雁听了吩咐,赶忙应声,回身去桌子上取来黛玉早早整理好的一沓文章,都是这半年来黛玉的心血之作。

黛玉到了膳厅的时候,看到林海坐在桌前喝茶,埋怨道,“爹爹,空腹喝茶对身体不好?这可是你说的!”

林海听了女儿的话,赶忙放下茶杯,道,“听你的,再也不喝了。” 看着女儿款款走来,感叹连连。

早年贾敏在的时候,最喜欢看黛玉穿红衣;回想起来,已经三年没见黛玉穿一身红衣了。

黛玉走过来向林海行礼,林海连忙阻止黛玉,“快别多礼,都是你爱吃的,快过来吃。”

黛玉的目光移到桌上,酸笋鸡皮汤、野鸡瓜子、鸡油花卷、豆腐皮包子、枣泥山药糕、鸽子蛋、炸鹌鹑、芦蒿炒面筋、燕窝粥……都是她爱吃的,想来都是父亲吩咐的,很是感动。

黛玉入座,未等丫鬟动手,黛玉就盛了一碗粥递给林海,“爹爹喝粥。”

林海连道,“好,你也吃。”

林海又给黛玉加了几筷黛玉喜欢的菜,父女二人其乐融融地用了早膳。

吃完早膳,林海打算和黛玉谈谈这半年的经历,便带黛玉前往书房。

黛玉接过雪雁手中的文章,让雪雁先回去用膳,自己跟着林海离开。

林海的书房倒也没有什么名字,只简单在外面提了“书斋”两个大字。

说是书房,其实是一个院子,林氏父女爱竹一脉相承,院门口种着几杆翠竹,院子里面是一排雕梁画栋的房子,房子外面围着一个小水塘,以防失火;正中间是林海读书、办公的地方,旁边的几间放的是林家几代积累的书籍,很是可观。

当然,这书斋里也不是林家所有的藏书,只是他们惯常看的和用的书籍。

林海、黛玉进入书房,丫鬟泡好茶就离开了,只剩父女二人对坐在书桌前。

黛玉早先特意写信回家,信里不好说,黛玉又不好问,怕黛玉一直牵肠挂肚,林海便想着先说贾母提亲的事情;偏贾敏走了,家里也没有其他女性长辈,他一时不知道怎么开口,斟酌半晌才说道,“早先你写信回来,昨日你外祖母提起你和宝玉的婚事,我婉拒了,你现在怎么想?”

黛玉有些害羞、有些尴尬、有些害怕,但又知道父亲不会立即答应,缓了缓才说道,“初见,宝玉有些言行不忌,要给我起小字,要摔玉,后来素心姐姐给我提醒,我才给您寄了信;可后面我们建绣庄,他慷慨的贡献出自己研制的胭脂方子,让我们帮助女孩子,平日有我们女孩子不方便出面的事情,也积极帮忙。”黛玉又顿了顿,“只是,他不喜欢读书,只喜欢诗赋,写的诗赋也有灵气,性子还有些软弱,经常被丫鬟辖制,做这样的哥哥还不错。”

林海尽管早就知道,亲耳听到,还是愤怒,攥紧拳头欲砸下去,只是怕吓着黛玉,生生忍者;后面听着,怒气慢慢平复,所幸他没有答应,所幸黛玉很清醒。

林海看着黛玉郑重道,“放心,爹爹还想多留你几年呢!”

黛玉也道,“女儿要永远陪着爹爹。”

林海谈起女儿婚事,还有些伤感,听了黛玉的话,顿时哈哈大笑。

黛玉听父亲笑了,也缓过来,向林海说起这半年的经历,说起她们学洑水,遇到秀娘,报官,遇到吴县令,办群芳绣庄,皇后、昭华公主办的慈幼院,认识的新朋友们,女婴的葬礼,还有她为女婴写的《祭女婴稿》……

说着,黛玉把文章递给林海,林海拿起文稿细细看起来,黛玉捧着茶杯喝起茶水。

林海看罢,心里又一次叹道,情谊深重,志向高远!女儿长大了!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林海同样知道,前路多艰!他想要女儿一生顺遂,又不忍心枉顾女儿愿望。

“你让爹想想!黛玉!”

黛玉知道爹爹疼她,最后肯定会答应,指不定还会帮她,激动道,“谢谢爹!”

父女二人又下了盘棋,黛玉输了,但林海却体会到女儿的进步,深感欣慰。

天伦之乐,时光飞逝如水。

腊月三十,林家父女安排丫鬟们打扫卫生、准备金银锞子、铜钱,贴对联、贴福、贴财神,祭神祭祖……

一天忙忙碌碌的度过,夜晚打发丫鬟、小厮们一起守夜,父女二人在黛玉院子吃了团圆饭、守夜。

黛玉给林海送了一套自己做的衣服;林海给黛玉送了一个红包,打开放着一个铺子的契约。

黛玉想开的水粉铺子有地方了。

子时一过,林海道,“黛玉早点休息,爹回去了。”

黛玉要送林海,林海坚决拒绝,自己离开。

林海并没有回主院,而是拐去了祠堂。

林家列祖列宗都葬在姑苏祖坟,牌位供奉在姑苏老宅;但林家众人多在京中为官,京城林府也供奉了故人的牌位,林海父母、贾敏的牌位都在。

牌位擦的泛光,林海抚过牌位,点了三支上香插在香炉上;拿着贾敏的牌位坐在蒲团上,絮絮说着黛玉和朋友们办的群芳绣庄、黛玉在女学的趣事、黛玉救秀娘的经历……说他的欢喜、骄傲和踌躇,又说如果贾敏在,一定知道该怎么办……

直到天色泛白,林海才离开祠堂,回到主院。

正月初一,林海陪黛玉用过早膳后,便入宫朝贺。

林海走后,黛玉把当值的丫鬟随从们召集在一起拜年、训话,各赏了一个月月钱;丫鬟随从们欢喜地谢过黛玉,各自回了岗位。

后面,黛玉在管家和荼白、梅染的帮助下敬神祭祖……

林海回来后,带着黛玉去了华严寺,澄心、磁青、云肪、云蓝几个小厮与雪雁、知更、逢春、子规四大丫鬟随行,又带了几个护卫。

管家、梅染、荼白他们留在家里,接待可能到来的意外事件。

到了寺庙,林海带着黛玉拜了佛,上了香,又带着黛玉在寺里参观。

途中,遇到久别的友人,见礼叙话过后,在友人的热情邀请和黛玉的劝说下,随友人们一起去叙旧论道。

林海担心黛玉跟着自己无聊,拜托了一个小僧引着黛玉参观;又只让澄心跟着自己传话,让黛玉带着其他的随从丫鬟们;又叮嘱黛玉游览毕了去找自己。

黛玉逛到了大雄宝殿的时候,遇到了卫家兄妹。

途遇好友,黛玉、若竹都很开心,若竹看黛玉一人,就邀请黛玉同行。

黛玉想着姐妹难得相遇,又不用打扰不亲,只是顾忌卫若兰,犹豫了一会儿。

黛玉又想道,既然打算做一番事业,与男子打交道肯定无法避免,何必扭扭捏捏。

更何况,世家兄妹,又丫鬟随从们随行,倒也无碍,便欣然应允。

若竹、黛玉走在前面,若兰自动退后,跟着她们的丫鬟、随从们自觉跟着后面,不远不近的位置。

原来是卫若竹要上战场,父母都不同意,家里大过年的气氛也不是很好,若竹便拽着卫若兰来华严寺散心。

平日里姐妹们闲聊,沈安也给她们将边境的不易、沙场的残酷。

贾家祖上功封国公,到第三代已无人从军。

如今,卫若兰选择从军,黛玉听了,很是震撼。

毕竟,战场不止荣耀,更多的死亡。

不禁问卫若竹,“卫世兄怎么会突然想上战场?”

问了黛玉就后悔,这好像不该是她该问的。

卫若竹听了倒也没想什么,只道,“那是我哥从小的志向,前段时间传来边境消息,真真国又不安分,偷袭边境百姓,怕要起战火,我哥才想着去的。”

之前秀娘的事,楚彬和张阐都不是很认可,卫若兰却第一时间叫好,又支持卫若竹,赞同卫若竹去做更多的事,黛玉就很羡慕若竹有这样的哥哥。

现在,黛玉听了若竹的解释,对卫若兰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民众参军大都因为征兵,边关百姓要保卫自己的家园,最后马革裹尸还。

如今他们的安稳,都是因为战士,可朝中武将得到的尊重和信任却很少。

黛玉也知道,有些人家的公子上战场混资历,若卫若兰是这个打算,卫国公和郡主姨妈必然不会阻拦。

可卫若兰一个王孙公子,能迎难而上,在战火纷飞时奔赴战场,实在可敬。

战,百姓苦;不战,百姓易苦。

黛玉叹道,“只愿再无战火,百姓生活安乐。”

卫若兰听到他们的谈话,坚定的道,“一定会的。”

卫若竹、黛玉也跟着道,“一定会的。”

卫若竹咽下想要劝哥哥的话,只道,“哥哥支持我,这次我也支持哥哥。”顿了顿,哽咽道,“别让父母伤心,要安全回来。”

卫若兰拍了拍卫若竹的肩膀,郑重地说道,“好。”

黛玉看他们气氛有些沉重,笑道,“那我祝世兄武运昌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卫若兰拱手道,“借林世妹吉言。”

走着看着前面有个亭子,卫若兰想着走了有一会儿了,怕她们累了,指着亭子道,“我们过去坐坐吧。”

两姑娘也确实走累了,卫若竹拉着黛玉走了过去,卫若兰也走过去,坐在若竹旁边。

丫鬟随从们看主子们坐下,看亭子四面临风,赶忙生起炭火,泡起茶。

三人一边烤火,一边聊天。

歇了一会儿,三人继续游览寺庙。

黛玉看快午时,使磁青去问林海下落,午膳怎么安排。

磁青回来说,林海那边友人许久未聚,聊至正酣,让姑娘先去用膳。

若竹听了道,“黛玉你才来京城不知道,华严寺的素斋挺有名的,我们就去吃素斋,如何?”

黛玉知道若竹想要陪她,“那我可要尝尝,要不好,若竹姐姐可要负责哦。”

若竹道,“一定不让你失望。”

素斋果然不负若竹称赞,黛玉和若竹又约了下次再来。

若竹道,“寺外有庙会,不如我们一起去逛逛?逛完我们回去,你来等林叔叔?”

卫若兰也道,“林世妹一起吧!”

黛玉想着时间还早,便让磁青过去给澄心说了一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